“老王,2号楼的下水管漏了,影响老年人安全出行。”近日,银川市兴庆区玉皇阁北街北关社区治保会成员徐爱凤在日常巡查中,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安全隐患。她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微网格员王国福。经现场勘查,发现是改造工程中管道接口出了问题。社区立刻联系施工方维修,及时堵住漏水点,还对其他楼栋进行全面排查,确保改造工程“不留后遗症”。
无独有偶,新华街平安巷11号院的下水管道堵塞,导致污水外溢,给32户居民和6家商户带来极大困扰。裕民社区接到群众反映后,网格员迅速逐户排查,发现管道内积满了淤泥和杂物。社区立即启动“吹哨报到”机制,街道综合执法中队、物业办等部门闻令而动,迅速响应。当天下午,专业疏通队伍带着设备进驻,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维修作业,管道终于恢复畅通。
兴庆区作为银川市的老城区,面临着诸多基层治理难题。这里商业街区交错,建筑密集且老旧,人口结构复杂,流动人口达33万,老年人口达11万,辖区共有105个社区。为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,兴庆区探索创新将105个社区划分成1461个网格。同时,将政法、市场监管、综合执法、消防救援、交警、住建交通等条线部门设置的网格进行整合,对社区综合网格统一进行编号赋码,构建起“多网合一、一网多能”的治理格局,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各社区还进一步细分,划分微网格,推动基层治理延伸至“最后一米”。前进街银华社区发动51名微网格长,每人承包70户居民。他们的工作日志上,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居民的家长里短:独居老人药品代买、楼道照明维修、邻里纠纷调解等。社区通过“居民点单—网格接单—社区派单”机制,今年上半年累计解决民生诉求60余件,办结率高达98%。
“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,却件件关乎居民的切身利益,微网格长们用贴心服务,让居民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。”兴庆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兴庆区着力打造基层治理“新名片”,构建“乡镇(街道)党(工)委—村(社区)党组织—网格(小区)党支部—楼栋(院落)党小组”四级组织体系,一张张“微网格”用精细化服务解决群众“关键小事”,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。(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晓刚)